浙江,簡稱“ 浙”,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。省會 杭州,位于中國東南沿海,浙江界于東經118°01'-123°10',北緯27°02'-31°11'之間,東臨 東海,南接 福建,西與 安徽、 江西相連,北與 上海、 江蘇接壤,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,因江流曲折,稱之江,又稱浙江,省以江名,簡稱"浙"。浙江省總面積10.55萬平方千米。
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,地形復雜。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。地跨 錢塘江、 甌江、 靈江、 苕溪、 甬江、 飛云江、 鰲江、 曹娥江八大水系,由平原、丘陵、盆地、山地、島嶼構成。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,屬季風性濕潤氣候。
截至2018年底,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(其中兩個 副省級市),20個縣級市,32個縣,1個自治縣,37個市轄區。
截至2018年末,初步核算,全年地區生產總值(GDP)56197億元,比上年增長7.1%。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80萬人。 2019年10月,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。
時期 | 行政建制 | 行政區劃大事記 |
史前 | 于越原始氏族公社 | 浙江各地出現原始氏族公社文化。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、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。 |
夏商 | 揚州 | 《禹貢》 |
春秋 | 分屬吳、越兩國 | 史學家杜佑:吳越分界處,在嘉興之語兒溪,后并于越。 |
戰國 | 屬楚國 | 楚周顯王四十六年(公元前323年),楚威王滅越國,盡取浙江以北地。 |
秦朝 | 分屬會稽、鄣、閩中等郡 | 在今浙江省境內設15個縣。 |
西漢 | 分屬會稽、丹陽郡 | 增設5縣,共20縣,隸屬揚州。 |
東漢 | 分屬會稽、吳、丹陽郡 | 會稽郡分拆,錢塘江以北屬吳郡,以南屬會稽郡,隸屬揚州。 |
三國 | 屬東吳 | 增設4個郡,縣共44個,隸屬揚州。 |
晉朝 | 屬揚州 | 分屬吳. 會稽 |
南朝 | 屬東揚州 | 孝建初年(454年),置東揚州,分為5郡23縣。 |
隋朝 | 屬揚州刺史部吳州總管府 | 分為10州。隋末,沈法興、李子通等割據于此。 |
唐朝 | 屬江南道/江南東道,乾元元年江南東道分拆,分屬浙江西道,浙江東道 | 分為11個州(郡) |
五代十國 | 屬吳越國 | 設11州、1軍、63縣 |
北宋 | 屬兩浙路 | 設11州、府 |
南宋 | 分屬兩浙東路、兩浙西路 | 遷都臨安。浙西治臨安,浙東治紹興。 |
元朝 | 設浙江等處行中書省 | 元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,為省級行政區劃的開始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亡宋,立兩浙都督府于杭州。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,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此,改名江浙行省。元末,方國珍、張士誠等割據于此。 |
明朝 |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| 浙江作為省名的開始,行政區域從此開始穩定少變。 |
清朝 | 浙江省 | 有11府(地區)、63縣(州、廳)。 |
參考資料來源 |
截至2019年,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(其中2個 副省級市),下分89個縣級行政區,包括37個市轄區、20個 縣級市、32個縣,1個自治縣。
行政區 | 電話區號 | 郵編 | 車牌 | 面積(平方千米) | 下轄行政區 | ||
杭州 | 0571 | 310000 | 浙A | 16596 | 上城區、 下城區、 江干區、 拱墅區、 西湖區、 濱江區、 余杭區、 蕭山區、 富陽區、 臨安區、 建德市、 桐廬縣、 淳安縣 | ||
寧波 | 0574 | 315000 | 浙B | 9714 | 海曙區、 江北區、 北侖區、 鎮海區、 鄞州區、 奉化區、 余姚市、 慈溪市、 象山縣、 寧海縣 | ||
溫州 | 0577 | 325000 | 浙C | 12065 | 鹿城區、 龍灣區、 甌海區、 洞頭區、 瑞安市、 樂清市、 永嘉縣、 平陽縣、 蒼南縣、 文成縣、 泰順縣、 龍港市 | ||
紹興 | 0575 | 312000 | 浙D | 8256 | 越城區、 柯橋區、 上虞區、 諸暨市、 嵊州市、 新昌縣 | ||
湖州 | 0572 | 313000 | 浙E | 5820 | 吳興區、 南潯區、 德清縣、 長興縣、 安吉縣 | ||
嘉興 | 0573 | 314000 | 浙F | 3915 | 南湖區、 秀洲區、 海寧市、 平湖市、 桐鄉市、 嘉善縣、 海鹽縣 | ||
金華 | 0579 | 321000 | 浙G | 10942 | 婺城區、 金東區、 蘭溪市、 東陽市、 永康市、 義烏市、 武義縣、 浦江縣、 磐安縣 | ||
衢州 | 0570 | 324000 | 浙H | 8845 | 柯城區、 衢江區、 江山市、 常山縣、 開化縣、 龍游縣 | ||
臺州 | 0576 | 318000 | 浙J | 9411 | 椒江區、 黃巖區、 路橋區、 臨海市、 溫嶺市、 玉環市、 三門縣、 天臺縣、 仙居縣 | ||
麗水 | 0578 | 323000 | 浙K | 17298 | 蓮都區、 龍泉市、 青田縣、 縉云縣、 遂昌縣、 松陽縣、 云和縣、 慶元縣、 景寧畬族自治縣 | ||
舟山 | 0580 | 316000 | 浙L | 1440 | 定海區、 普陀區、 岱山縣、 嵊泗縣 |
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、長江三角洲南翼,地跨北緯27°02'一31°11',東經118°01'一123°10'。東臨東海,南接福建,西與江西、安徽相連,北與上海、江蘇為鄰。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,陸域面積10.55萬平方公里,為中國的1.1%,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。
浙江地形 (2張)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.63%,平坦地占20.32%, 河流和 湖泊占5.05%%,耕地面積僅208.17萬公頃,故有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之說。
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,西南以山地為主,中部以丘陵為主,東北部是低平的 沖積平原。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、 浙西丘陵、 浙東丘陵、中部 金衢盆地、浙南山地、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。
面積495.4平方公里的 舟山島( 舟山群島主島)為中國第四大島, 在《 大清一統輿圖》上,中國最大的島嶼是東北一隅的 庫頁島, 比臺灣島、 海南島、 崇明島加在一起還要大. 1860年,沙皇俄羅斯通過《 中俄北京條約》 逼迫清朝政府割讓該島. 從此,這個歷史上的中國第一大島變成了現在俄羅斯第一大島, 中國第一大島從 庫頁島變成臺灣島,中國第四大島從崇明島變成舟山島, 原來的中國的第五大島舟山島變成中國第四大島。
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,浙東地區的沿海 丘陵,浙南地區的山區,舟山市的海島地貌,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。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,其中位于龍泉境內的 黃茅尖,海拔1929米,為浙江省最高峰。地形以丘陵、 山脈、 盆地為主。四大平原有 杭嘉湖平原( 杭州、 嘉興、 湖州)、 寧紹平原( 寧波、 紹興)、金麗衢平原( 金華、 麗水、 衢州)、溫臺平原( 溫州、 臺州)。
浙江屬 亞熱帶季風氣候,季風顯著,四季分明,年氣溫適中,光照較多,雨量豐沛,空氣濕潤,雨熱季節變化同步,氣候資源配制多樣,氣象災害繁多。年平均氣溫15~18℃,1月、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,5月、6月為集中降雨期。極端最高氣溫44.1℃,極端最低氣溫-17.4℃;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~2000毫米,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~2100小時。
春季, 東亞季風處于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,南北氣流交會頻繁,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。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,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,浙江省雨水增多,天氣晴雨不定,正所謂“春天孩兒臉,一日變三變”。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~18℃,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;浙江省降水量320~700毫米,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;浙江省雨日41~62天。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、倒春寒等。
夏季,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,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,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,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。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~55天。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臺風、暴雨、旱澇等。
秋季,夏季風逐步減弱,并向冬季風的過渡,氣旋活動頻繁,鋒面降水較多,氣溫冷暖變化較大。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~21℃,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,西北山區氣溫偏低;降水量210~430毫米,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,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,但其年際變化較大;浙江省各地雨日28~42天。
冬季,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于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,浙江天氣受制于北方冷氣團(即冬季風)的影響,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。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、空氣干燥。冬季平均氣溫3~9℃,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,由東向西遞減;各地降水量140~250毫米,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,其余各地差異不大;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~41天。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、雨雪等。
水 (6張) 浙江境內有 西湖、 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個, 海岸線(包括海島)長6400余公里。自北向南有 苕溪、 京杭運河(浙江段)、 錢塘江、 甬江、 靈江、 甌江、 飛云江和 鰲江等八大水系, 錢塘江為第一大河,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、 京杭運河外,其余均獨流入海。
錢塘江大潮 (8張) 浙江地處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降水充沛,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,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。
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,但由于人口密度高,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,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600立方米。
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。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自2007年啟動,歷時3年,至2010年1月完成了標準時點(2009年12月31日)調查成果的匯總分析,全面查清了浙江省土地利用狀況,掌握了各類土地資源底數。2014年6月20日,經省政府同意,省國土資源廳、省統計局聯合公布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。
截至2009年12月31日(標準時點),浙江省境內耕地2980.03萬畝,占18.83%;園地943.52萬畝,占5.96%;林地8530.94萬畝,占53.91%;草地155.76萬畝,占0.97%;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33.49萬畝,占8.43%;交通運輸用地319.07萬畝,占2.02%;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89.53萬畝,占8.15%;其他土地273.53萬畝,占1.73% 。
浙江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,占浙江省面積70%以上,多分布在丘陵山地,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,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。
動植物 (5張) 浙江省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,屬國家重點保護的 野生植物有45種。樹種資源豐富,素有"東南植物寶庫"之稱。
浙江林地面積667.97萬公頃,其中森林面積584.42萬公頃。森林覆蓋率為60.5%,活立木總蓄積1.94億立方米。森林面積中,喬木林面積420.18萬公頃,竹林面積78.29萬公頃,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面積85.95萬公頃。
浙江的森林覆蓋率、毛竹面積和株數位于中國前茅。其中竹林面積占中國的1/7,竹業產值約占中國的1/3,森林群落結構比較完整,具有喬木林、灌木林、草本三層完整結構的面積占了喬木林的54.2%,只有喬木層的簡單結構的面積僅占喬木林的1.5%。森林的健康狀況良好,健康等級達到健康、亞健康的森林面積比例分別為88.45%和8.23%。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總體上屬中等偏上水平,森林植被類型、森林類型、喬木林齡組類型較豐富。
野生動物種類繁多,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。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,鳥類300-400種,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,二級保護動物103種,省級保護動物44種。
森林 (10張) 浙江省境內礦產種類繁多,有 鐵、 銅、 鉛、 鋅、 金、 鉬、 鋁、 銻、 鎢、 錳等,以及 明礬石, 螢石、 葉蠟石、 石灰石、 煤、 大理石、 膨潤土、砩石等。明礬石礦儲量居世界第一(60%),螢石礦儲量居中國第二。
浙江省境內已發現礦產113種。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統計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(不包括油氣、放射性礦產)。浙江省列入統計的礦區有2392個,比上年減少302個,其中固體礦產礦區2343個,地熱礦泉水礦區49個。
非金屬礦產豐富,部分礦種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。以探明資源儲量而言,明礬石、葉蠟石居全國之冠,螢石、伊利石、鑄型輝綠巖居全國第二,飾面閃長巖第三,沸石、硅灰石、透灰石、硼礦、膨潤土、珍珠巖等列前十名之內。多數礦床規模大,埋藏淺,開采條件好。
金屬礦產點多面廣,但規模不大。浙江省鐵、銅、鉬、鉛、鋅、金、銀、鎢、錫礦產較多,但多數為小型礦床或礦點,僅少數礦產地達到大中型規模,且礦石組成復雜,共伴生多種元素。
浙江省域成煤地質條件差,煤炭資源貧乏;陸域尚無發現油氣資源,但海域油氣前景看好。
浙江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,海岸線總長6486.24公里,占中國的20.3%,居中國首位。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,居中國第5位。
有沿海島嶼3000余個,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。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,是中國島嶼最多的省份,其陸域面積有1940.4萬公頃,90%以上無人居住。
浙江岸長水深,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.4公里,占中國的1/3以上,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.8公里。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。港口、漁業、旅游、油氣、灘涂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,組合優勢顯著。截至2013年,有港口58個,泊位650個,年吞吐量2.5億噸。海岸灘涂資源有26.68萬公頃,居中國第三。 舟山是浙江唯一的海島市,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。
浙江海域遼闊,氣候溫和,水質肥沃,餌料豐富,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生長與繁殖。生物種類繁多,素有“中國魚倉”美譽。
浙江可供海水養殖的品種: 石斑魚、 鮑魚、 扇貝、 海參、 鰻鱺、 褐菖鮋、 黑鯛、 真鯛、 鱸魚、 鮸狀黃姑魚、 黃條鰤、 河豚、 卵形鯧鲹、鯔駿魚、 海鰻、 中華烏塘鱧、 中國對蝦、 日本對蝦、 斑節對蝦、 長毛對蝦、 刀額新對蝦、脊尾對蝦、 梭子蟹、 青蟹、 海馬。
二次能源
電力生產:浙江省電力總裝機容量5728萬千瓦,總發電量2568億千瓦時,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機組發電量2503億千瓦時。
熱電聯產:地方熱電聯產企業年發電量172億千瓦時,年集中供熱量3.2億吉焦。( 截至2010年)
可再生能源
風能利用:浙江省已建成投產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24.9萬千瓦。風力發電量4.7億千瓦時。
太陽能利用: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光伏利用示范項目裝機容量2.96萬千瓦,累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920萬平方米。
垃圾焚燒發電: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垃圾焚燒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3.3萬千瓦,年發電量約20.1億千瓦時。
農村生物質能:浙江省農村地區生產、生活用能中,秸稈和薪柴消費折合標準煤57.8和95.6萬噸。沼氣用戶14.4萬戶,大中型沼氣工程7240處,年產沼氣1.7億立方米,折合標準煤10.3萬噸。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66.0%。 (截至2010年)
畬族 (7張) 據2018年全省5‰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,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80萬人。其中,男性人口2939萬人,女性人口2798萬人,分別占總人口的51.2%和48.8%。全年出生人口62.8萬人,出生率為11.02‰;死亡人口31.8萬人,死亡率為5.58‰;自然增長率為5.44‰。城鎮化率為68.9%。
浙江省主要的民族成分為 漢族,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(下同)有45 535 266人,占浙江省人口的99.1%,少數民族總人口為39.97萬, 畬族是浙江世居的 少數民族,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。
2012年,浙江省內有畬族人口170993人,占浙江省人口的0.4%,占省內少數民族人口的約43%。 景寧畬族自治縣是中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,也是 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,畬族主要居住于縣城 鶴溪鎮周圍低山區。 畬族人口在1萬以上的縣市依次為 麗水市 蓮都區(19455人)、 景寧縣(16144人)、 蒼南縣(16133人)、 泰順縣(13862人)、 遂昌縣(13658人)。若以占全縣人口比例而言,則 景寧10.55%最高, 云和8.6%。
城市 | 常住人口(萬人) | 出生率(‰) | 死亡率(‰) | 城鎮人口比重(‰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杭州 | 880.2 | 9.22 | 5.08 | 74.3 |
寧波 | 763.9 | 8.98 | 4.86 | 69.4 |
溫州 | 915.6 | 12.61 | 5.08 | 66.7 |
紹興 | 494.3 | 7.94 | 6.61 | 60.1 |
湖州 | 290.5 | 8.06 | 6.54 | 55.1 |
嘉興 | 454.4 | 9.67 | 5.89 | 55.3 |
金華 | 539.9 | 11.13 | 5.73 | 61.4 |
衢州 | 212.0 | 10.27 | 5.97 | 46.6 |
舟山 | 114.0 | 7.89 | 6.35 | 65.3 |
臺州 | 600.5 | 11.25 | 5.26 | 56.9 |
麗水 | 211.7 | 11.35 | 6.22 | 52.5 |
總計 | 5477.0 | 10.12 | 5.52 | 63.2 |
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, 杭州、 寧波、 紹興、 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。其中 杭州和 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。2014年11月,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。
2018年,地區生產總值(GDP)56197億元,比上年增長7.1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1967億元,第二產業增加值23506億元,第三產業增加值30724億元,分別增長1.9%、6.7%和7.8%,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6.2%。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3.7︰43.0︰53.3調整為3.5︰41.8︰54.7。人均GDP為98643元(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4907美元),增長5.7% 。
浙江省素有“ 魚米之鄉”之稱,大米、茶葉、 蠶絲、柑桔、竹品、水產品在中國占重要地位。 綠茶產量占中國第一, 蠶繭產量占中國第二, 綢緞出口量為中國30%, 柑桔產量中國第三, 毛竹產量中國第一。浙江是中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,茶葉、蠶絲、柑橘、海鮮和竹制產品等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。
浙江一個漁業大省,漁業由傳統生產型,過渡到捕澇、養殖,加工一體化,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。 石浦漁港、 沈家門漁港是中國最早四大中心漁港中占兩席,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。 杭嘉湖平原是中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。
2018年,全年糧食總產量599萬噸,比上年增長3.3%;油菜籽播種面積97千公頃,增長0.9%;蔬菜646千公頃,增長0.2%;花卉苗木161千公頃,增長0.1%;中藥材51千公頃,增長4.6%;果用瓜102千公頃,與上年基本持平。全年肉類總產量105萬噸,比上年下降8.8%;水產品總產量611萬噸,增長2.8%,其中,海水產品產量481萬噸,增長1.8%;淡水產品產量130萬噸,增長6.6%。年末生豬存欄517萬頭,下降4.8%,生豬出欄912萬頭,下降10.8%。 2017年10月,浙江省入選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。
工業
2018年,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714億元,比上年增長7.3%。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.8%,私營企業增長7.0%;外商投資企業增長7.4%,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.9%。17個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.0%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67384億元,增長10.6%,其中,出口交貨值11698億元,增長8.6%。
建筑
2018年,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099億元,占GDP的比重為5.5%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28756億元,增長5.6%;實現利稅總額1358億元,增長5.4%。
國內貿易
2018年,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08億元,比上年增長9.0%。按經營地統計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684億元,增長8.6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24億元,增長10.6%。按消費類型統計,商品零售額22292億元,增長8.5%;餐飲收入額2716億元,增長12.5%。
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,通訊器材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7.8%,家具類增長17.3%,日用品類增長16.7%,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5.9%,糧油、食品類增長14.3%,服裝、鞋帽、針紡織品類增長14.1%,中西藥品類增長12.2%,五金、電料類增長4.2%,金銀珠寶類增長3.9%,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0.3%,汽車類下降0.7%。
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59個,全年交易額為2.19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2.0%。其中,十億級市場268個,百億級市場39個,千億級市場2個 。
對外經濟
2018年,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4%。其中,出口21182億元,增長9.0%,出口占全國的12.9%,份額比上年提高0.2個百分點;進口7337億元,增長19.0%。民營經濟出口16530億元,增長10.6%,占出口總額的78.0%,比重比上年提高1.1個百分點。機電產品出口9214億元,增長9.6%;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408億元,增長11.5%。對歐盟、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.3%、10.1%,其中,出口分別增長7.8%和12.2%。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967億元,增長12.3%,其中出口6822億元,增長8.3%。中歐(義新歐)班列開行320列。推動中國(浙江)自由貿易試驗區擴權,2018年自貿區固定資產投資419億元,新增注冊企業7413家,新增油品企業1998家,大宗商品電子交易額1487億元 。
交通運輸、郵電和旅游
2018年,全年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082億元,比上年增長6.1%。
全省公路總里程12萬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4421公里。共有民航機場7個,全年旅客吞吐量6539萬人,其中發送量3375萬人。鐵路、公路和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11538億噸公里,比上年增長14.2%;旅客周轉量1104億人公里,增長0.7%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6.9億噸,增長6.5%,其中,沿海港口完成13.4億噸,增長6.2%。寧波-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.8億噸,增長7.4%,集裝箱吞吐量躍居全球第三,達2635萬標箱,增長7.1%。
年末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1534萬輛,比上年末增長9.8%,其中個人汽車1347萬輛,增長9.7%。民用轎車保有量964萬輛,增長8.6%,其中個人轎車892萬輛,增長8.4%。
全年郵政業務總量[7]2326億元,比上年增長34.6%;電信業務總量[8]4099億元,增長129.1%。年末移動電話用戶8309萬戶,比上年增加719萬戶,其中使用3G、4G移動電話用戶7071萬戶。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648萬戶,增加183萬戶,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2349萬戶,增加238萬戶。移動互聯網用戶8136萬戶,增加680萬戶。全省快遞業務量101億件,比上年增長27.5%。
全年旅游產業增加值4391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0%,占GDP的7.8%;旅游總收入10006億元,增長11.9%,接待游客6.9億人次,增長8.7%,其中接待入境過夜游客456.8萬人次,下降4.2%。
金融、證券和保險
2018年,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6513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8.6%,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9.4%。住戶本外幣存款余額46458億元,增長13.9%。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5775億元,增長17.2%,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17.5%。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(農村信用社、農村合作銀行、農村商業銀行)人民幣貸款余額13946億元,比年初增加1822億元
年末境內上市公司432家,累計融資10112億元;其中,中小板上市公司142家,占全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5.4%;創業板上市公司82家,占全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11.1%。
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273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%。其中,財產險保費收入827億元,增長8.7%;人身險保費收入1446億元,增長4.4%。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762億元,增長16.6%。其中,財產險賠付支出490億元,人身險賠付支出272億元。
沿海的 寧波、 上海與 舟山群島之間每天都有多班客輪往返,形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海上客運“金三角”。 京杭大運河的杭州—蘇州、杭州—無錫區段每天尚存一班夕發朝至的游船對開。
2016年,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.1億噸,增長2.0%,其中,沿海港口完成11.4億噸,增長3.9%;內河港口完成2.7億噸,下降5.5%。
浙江的主要沿海港口有: 寧波港、 舟山港、 臺州港、 乍浦港、 溫州港;主要內河港口有: 杭州港、 嘉興港、 湖州港、 紹興港。
浙江高校 (2張)
2018年,年末全省共有小學3301所,招生66.2萬人;在校生360.6萬人,比上年增長1.9%,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%。小學生均校舍建筑面積9.5平方米;生均圖書31.2冊;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20.5臺;小學體育運動場(館)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99.7%。共有初中1742所,招生54.3萬人;在校生161.5萬人,比上年增長3.6%,初中入學率為100%。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積19.9平方米;生均圖書50.6冊;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31.8臺;初中體育運動場(館)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99.5%。全省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46所(不含技工學校),招生17.8萬人,在校生52.6萬人;普通高中591所,招生25.5萬人,在校生76.9萬人,畢業生25.3萬人。
義務教育
截至2018年,義務教育中小學專任教師33.8萬人,比上年增長2.4%。中等職業教育(不含技工學校)專任教師3.4萬人,生師比15.3:1;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7.5%。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比例分別為45.3%和83.6%。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所占比例為45.7%;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84.0%。
幼兒園
截至2018年,全省共有幼兒園8453所,在園幼兒193.4萬人,比上年減少1.2%。幼兒園專任教師13.0萬人,比上年增加0.5萬人;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.97%。
高等教育
截至2018年,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(含獨立學院及籌建院校)。研究生(含非全日制)、本科、專科招生比例為1.0︰5.5︰4.9;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0.1%。全年研究生(含非全日制)招生29760人,其中,博士生3339人,碩士生26421人 。
太陽光導入器 (5張) 2018全年全社會研究和發展(R&D)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2.52%,比上年提高0.07個百分點。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79.7億元,比上年增長25.1%。
2018年,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113家(含分中心)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87家,累計14649家。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0539家,累計50898家。全年專利申請量45.6萬件;授權量28.5萬件,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3.3萬件,比上年增長13.2%。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1.8%。新增“浙江制造”標準559個。
截至2018年,全省共有公共圖書館103個,文化館101個,文化站1374個,博物館337個,隸屬文化部門藝術表演團體64個。廣播、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9.73%和99.80%。共有影視制作機構3368家,其中上市公司26家;全年制作電視劇52部2358集,動畫片54部19393分鐘;制作影片117部,電影票房收入48.9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3%。圖書出版社14家;公開發行報紙95種,出版期刊233種;新聞出版營業收入23.4億元 。
2018年,浙江運動員在各類國際性、洲際性、全國性比賽中共獲得世界錦標賽、世界杯總決賽冠軍14個,世界杯分站賽、系列賽冠軍25個,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4個,亞洲錦標賽、亞洲杯賽冠軍9個,亞洲青年錦標賽冠軍17 浙江的奧運健兒 (6張) 個,全國一類比賽冠軍80個、二類比賽冠軍96個、青少年比賽冠軍343個。
年末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.16平方米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總人口的41.3%,城鄉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保持在92.9%以上。有省級全民健身中心24個、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(體育休閑公園)534個、社區多功能運動場585個。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18個,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50個。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7個。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13所。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(運動休閑示范區)5個、體育旅游示范基地1個、國家級運動休閑特色小鎮3個。省級運動休閑基地17個、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26個。
全年銷售體育彩票206.2億元,比上年增加69.2億元,增長50.5%。
2018年12月,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(以下簡稱全國校足辦)、教育部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同意設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函》,公布浙江省等27個地區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。
2018年末,全省衛生機構3.3萬個(含村衛生室),其中,醫院1288個,衛生院1166個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5310個,診所(衛生室、醫務室)11089個,村衛生室11483個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0個,衛生監督所(中心)102個。衛生技術人員48.6萬人,比上年末增長5.5%,其中,執業(助理)醫師19.1萬人,注冊護士20.2萬人,分別增長6.4%和7.1%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33.2萬張,增長5.7%,其中,醫院29.4萬張,衛生院1.9萬張。醫院全年總診療28292萬人次,增長2.4% ,是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省。
2018年末,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081萬人,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369萬人,參加失業保險、工傷保險、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1478、2088和1477萬人。正常繳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超過3200元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月人均最低標準提高到155元,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月人均提高100元。
年末在冊低保對象72.7萬人(不含五保),其中,城鎮22.1 萬人,農村50.6 萬人。低保資金(含各類補貼)支出45.2億元,比上年增長33.9%;城鄉低保標準已實現一體化,平均每人每月771元。全年支出醫療救助資金12.1億元,比上年增長36.9%。中央和省財政投入補助資金62.7億元,新增各類機構養老床位數2萬張。
全年發行各類福利彩票 167.8 億元,比上年增加11.4億元,籌集公益金48.3億元 。
植樹造林
印象浙江--杭州西湖 (21張) 2018年,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積16.9千公頃,比上年減少11.8%,其中,人工造林7.4千公頃,跡地更新8.8千公頃。森林撫育面積128.6千公頃,完成義務植樹2679萬株。新植珍貴樹木2413萬株,重點建設珍貴彩色森林29.8萬畝。根據2018年浙江省森林資源公告,全省森林覆蓋率為61.2%(含灌木林)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54.5平方公里。
空氣質量
小橋流水人家--烏鎮 (10張) 2018年,年末有氣象雷達觀測站點10個,衛星云圖接收站點26個,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2968個。全年霾平均日數22天,比上年減少12天。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PM2.5年均濃度平均為33微克/立方米,比上年下降15.4%;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1.0%~95.1%,平均為85.3%,比上年提高2.6個百分點。69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1.0%~100%,平均為90.8%,提高0.8個百分點。
水質
2018年,221個省控斷面中,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占84.6%,比上年提高1.8個百分點;滿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水質要求斷面占89.6%,提高3.6個百分點。按達標水量計,11個設區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.0%,下降0.4個百分點;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.0%,提高0.6個百分點。按個數計,11個設區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0.5%,與上年持平;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4.5%,提高1.1個百分點。145個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0.3%,與上年持平。近岸海域發現赤潮18次,累計面積約1069平方千米,其中有毒有害赤潮6次,面積180平方千米。與上年相比,赤潮發現次數減少15次,累計面積減少999平方千米。
環境治理
2018年,全年城市污水排放量37.0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3.9%,城市污水處理量為35.3億立方米,增長4.8%,城市污水處理率95.55%,比上年提高0.78個百分點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%,城市用水普及率100%,城市燃氣普及率99.83%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.6平方米。
生態城鎮
截至2018年,累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1個,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(市、區)10個,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5個,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5個,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(市、區)38個。建成國家級生態市2個,國家級生態縣(市、區)39個,國家級生態鄉鎮691個,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7個,省級生態市5個,省級生態縣(市、區)67個,省級環保模范城市15個 。
節能減排
2018年,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比上年增長2.1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.8%。其中,千噸以上和重點監測用能企業能源消費量分別下降0.7%和1.1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6.6%和7.2% 。
浙江人大部分屬 江浙民系,其中 吳語人口占浙江省總人口的98%以上,除此以外還有 閩南語、 蠻話、 客家語、畬家話、官話等語言人口分布在省內個別縣市。
吳語分片 | 使用地區 |
吳語太湖片 | 杭州、嘉興、湖州、寧波、紹興、舟山 |
吳語臺州片 | 臺州、寧波局部地區、溫州局部地區 |
吳語金衢片 | 金華、衢州 |
吳語甌江片 | 溫州 |
吳語上麗片 | 麗水 |
樟樹為省樹、 蘭花為省花。
金錢松(吉祥之樹)、 銀杏(長壽之樹)、 毛竹(富民之竹)、 榧樹(造福之樹)為浙江省特色樹。 梅花(高潔之花)、 荷花(清純之花)、 桂花(天香之花)、 山茶花(幸福之花)為浙江省特色花。
【主詞條: 浙江菜】
浙江菜,簡稱 浙菜,是我國 八大菜系之一,其地山清水秀,物產豐富佳肴美,故諺曰: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”。浙江省位于中國東海之濱,北部水道成網,素有“ 魚米之鄉”之稱。西南丘陵起伏,盛產山珍野味。東部沿海漁場密布,水產資源豐富,有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產品500余種,總產值居全國之首,物產豐富,佳肴自美,特色獨具,有口皆碑。
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,菜式小巧玲瓏,菜品鮮美滑嫩、脆軟清爽,其特點是清、香、脆、嫩、爽、鮮,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浙菜主要有杭州、寧波、紹興、溫州四個流派所組成,各自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。
原料講究品種和季節時令,以充分體現原料質地的柔嫩與爽脆,所用海鮮、果蔬之品,無不以時令為上,所用家禽、畜類,均以特產為多,充分體現了浙菜選料講究鮮活、用料講究部位,遵循“四時之序”的選料原則,選料刻求“ 細、特、鮮、嫩。”
浙菜以烹調技法豐富多彩聞名于國內外,其中以 炒、炸、燴、熘、蒸、燒6類為擅長。“熟物之法,最重火候”,浙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三十余類,因料施技,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,口味富有變化。
浙江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,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、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,新近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蕭山“跨湖橋遺址”也獲得了豐富得遺跡、遺物。2005年,浙江省在中國率先公布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2006年,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。2007年,省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共計10大類225項。
在中國率先公布首批省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。
浙江文化屬于典型的“中國東南文化區”,其主體構成是 吳越文化。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,省級321處,市縣級1674處,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3個。
浙江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,水域景觀200多處,生物景觀100多處,人文景觀100多處;18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,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;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,12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;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處,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9個;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,國家森林公園35個。浙江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7處,國家自然保護區65處,是森林公園最多的省,有絲綢、 茶葉、服裝、南宋 官窯等博物館。
城市 | 著名景點 |
---|---|
杭州 | 西湖、 京杭大運河、 良渚古城遺址 、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、 千島湖、 天目山、 富春江、 南宋御街、 宋城 |
寧波 | 象山影視城、雪竇山、蔣氏故居、四明山、東錢湖、甬江、浙東大峽谷 |
嘉興 | 南湖、烏鎮、西塘、錢塘潮、南北湖、鹽官鎮、九龍山(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)、莫氏莊園、茅盾故居、京杭大運河、杭州灣跨海大橋、嘉紹跨海大橋 |
溫州 | 雁蕩山、楠溪江、洞頭列島、銅鈴山森林公園 |
舟山 | 普陀山、桃花島、舟山群島、衢山島觀音山、嵊泗列島 |
湖州 | 莫干山、苕溪、南潯古鎮、蓮花莊、太湖、中南百草園、九龍峽 |
金華 | 橫店影視城、雙龍洞、仙華山 |
紹興 | 會稽山、紹興東湖、沈園、鏡湖、蘭亭、新昌大佛寺 |
衢州 | 江郎山、龍游石窟、仙霞嶺 |
臺州 | 天臺山、臺州府城墻、神仙居、長嶼硐天、括蒼山、紫陽街 |
麗水 | 千峽湖、沙灣十景、仙都風景區、飛云江 |
城市 | 特產 |
---|---|
杭州 | 西湖龍井、杭州絲綢、西湖藕粉、徑山茶、西湖綢傘、雪水云綠茶、蕭山蘿卜干、臨安山核桃、東塢山豆腐皮、蕭山雞、杭州燉菜、富春江鰣魚、杭州塘棲枇杷等 |
寧波 | 奉化芋艿頭、奉化水蜜桃、邱隘咸菜、寧波湯圓、寧波紅膏熗蟹、樓茂記香干、寧波臭冬瓜等 |
嘉興 | 五芳齋粽子、南湖菱、文虎醬鴨、三珍齋八寶飯、西塘八珍糕、藍印花布、杭白菊、汾湖蟹、鳳橋水蜜桃、平湖西瓜、烏鎮姑嫂餅、烏鎮絲綿、荷葉粉蒸肉、斜橋榨菜、濮院羊毛衫、海寧皮革、桐鄉檇李等 |
溫州 | 溫州鴨舌、溫州魚餅、溫州甌柑、文成粉絲、平陽馬蹄筍、瑞安白毛茶、蒼南翠龍茶、蒼南四季柚、蒼南檳榔芋、溫州燈盞糕等 |
舟山 | 嵊泗貽貝、舟山三疣梭子蟹、普陀水仙、金塘李、登步黃金瓜、普陀佛茶、舟山晚稻楊梅等 |
湖州 | 安吉白片、湖絲、湖筆、太湖三寶、太湖百合、湖州雪藕、長興白果、長興板栗、莫干黃芽、顧渚紫筍等 |
金華 | 金華火腿、義烏蜜棗、永康鵝肥肝等 |
紹興 | 新昌小京生、新昌春餅、紹興黃酒、紹興茴香豆、紹興梅干菜等 |
衢州 | 三頭一掌、龍游發糕、開化紙、龍游方山茶等 |
臺州 | 臨海蜜橘、黃巖蜜橘、臨海蟠毫、天臺山云霧茶、糟羹、仙居云峰茶、黃巖龍乾春、臨海羊巖勾青、仙居三黃雞、溫嶺高橙、仙居楊梅、玉環文旦、邵家渡草莓、三門青蟹等 |
麗水 | 縉云燒餅、安仁魚頭、高山田螺、卷餅等 |
自東漢至現代,浙江籍文學家載入史冊者已逾千人,約占中國的1/6,科學界到處是浙江人的身影,“兩院”院士(學部委員)中,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/5,其中寧波兩院院士中國最多。
古代文學家: 沈約、 錢起、 羅隱、 林逋、 永嘉四靈( 徐照、 徐璣、 趙師秀、 翁卷)、 王冕、 劉基、 于謙、 張煌言、 袁枚、 龔自珍、 朱彝尊、 厲鶚、 王守仁、 黃宗羲、 萬斯大、 萬斯同、 全祖望、 錢德洪、 沈國模、 史孝咸、 駱賓王、 孟郊、 張玉娘、 朱淑真、 周邦彥、 陸游、 李漁、 洪升、 高則誠、 宋濂
近現代文學家: 魯迅、 秋瑾、 沈尹默、 白莽、 俞平伯、 徐志摩、 貫休、 戴復古、 夏承燾、 陳亮、 葉適、 茅盾、 馮驥才、 余秋雨、 郁達夫、 金庸、 柔石、 殷夫、 馮雪峰、 夏衍、 艾青、 穆旦、 戴望舒、 李叔同、 陳忠遠
美女: 西施、 蘇小小、 鄭旦、 唐婉、 謝道韞、 柳如是、 祝英臺、 孫尚香
國學大師: 章太炎、 王國維
史學家: 何炳松、 范文瀾、 吳晗
藥學家: 桐君、 朱丹溪
軍政界: 勾踐、 孫權、 錢镠、 宗澤、 劉基、 王充、 蔣介石、 周恩來、 喬石、 厲聲教、董建華、 陳霸先、 于謙、 陳誠、 陳布雷、 厲爾康、 湯恩伯、 施承志、 胡宗南、 戴笠、 毛人鳳
革命家: 章太炎、 徐錫麟、 秋瑾、 陶成章、 沈鈞儒、 沈尹默
科教界: 沈括、 畢升、 蔡元培、 竺可楨、 錢三強、 錢學森、 厲麟似、 嚴濟慈、 蘇步青、 陳省身、 屠守鍔、 吳自良、 錢正英、 金學曙、 黃昆、 張宗燧、 趙九章、 馮端、 厲綏之、 厲矞華、 趙忠堯、 童第周、 厲振羽、 馮澤芳、 汪猷、 徐匡迪、 路甬祥、 屠呦呦
書畫家: 沙孟海、 沙二海、 虞世南、 趙孟頫、 徐渭、 馬遠、 黃公望、 陳洪綬、 任伯年、 厲良玉、 吳昌碩、 豐子愷、 朱宣咸、 黃賓虹、 潘天壽、 劉文西、 葉淺予、 成忠臣、 林之源
設計師: 吳海燕、 祁剛、 孫鐘華
戲劇家: 張石川、 邵逸夫、 袁牧之
企業家: 馬云、 丁磊、 沈國軍、 沈南鵬、 陳天橋、 周成建、 孫德良、 張靜章、 王振滔、 郭廣昌、 魯冠球、 李書福、 鄭秀康、 宗慶后、 錢金波、 邱繼寶、 王均金
藝術家: 朱炳仁、 徐紹興、 王澍
運動員: 羅雪娟、 孟關良、 孫楊、 葉詩文、 周蘇紅、 占旭剛、 朱啟南、 呂林、 樓云、 吳小旋
娛樂界: 周迅、 俞飛鴻、 袁立、 江一燕、 六小齡童、 湯唯、 周潔瓊、 陳學冬、 姚笛、 曹曦文、 葉璇、 周韻、 童蕾、 胡可、 張雪迎、 毛林林、 鄔倩倩、 徐嬌、 苗僑偉、 韓棟、 丁當、 胡兵